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分别于3月5日、3月4日在北京开幕。我校师生热切关注全国两会的召开,通过电视、网络、广播、手机客户端等渠道,收看收听两会盛况,积极关注两会动态,并结合自身学习、工作和生活实际,热议政府工作报告,认真学习全国两会精神。
校党委书记范晓伟: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和“十五五”规划的谋篇布局之年,全国两会的召开,对于动员广大人民群众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党中央的战略部署上来,奋力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全面总结经验,精准擘画未来,是一份实事求是、务实奋进的报告,令人鼓舞和振奋。河南城建学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学习贯彻两会精神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起来,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积极响应行业需求、技术进步和形势之变,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生命线,厚植“育人”情怀,以挺膺担当、奋发有为的姿态,下足力气、笃行不怠,奋力跑出学校高质量发展加速度,积极助力城乡建设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努力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校长陈桂香:过去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发展走过很不平凡历程、取得重大成就,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李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全面回顾2024年取得的不平凡的重大成就,明确了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主要预期目标,部署了重点工作,特别是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的战略部署,为我们做好2025年工作指明了方向、鼓足了干劲。我们将全面落实全国两会精神,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立健全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专业设置调整机制,高质量完成学校“学科建设年”各项工作,持续推动学科建设提质增效,稳步推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起好步、开好局,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强特色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健全学校、行业协会、企业等多元主体协同、共建共管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不断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以实际行动推动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河南篇章作出更大贡献。
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处处长杨豪:全国两会盛大开幕,锚定新目标、描绘新蓝图,必将为国家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作为教育工作者,收听收看了开幕式盛况,认真学习了政府工作报告,倍感振奋、备受鼓舞。报告作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大战略部署,提出制定实施教育强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分类推进高校改革,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等,彰显出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与长远谋划,为我们指明了航向。作为学生工作战线的一员,我将抓好学校“1348”战略任务落实,持续深化学生评价改革,积极迎接人工智能时代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服务管理的新挑战,不断探索创新方式方法,坚持数智赋能提升工作成效,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锤炼过硬本领,为建设教育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校团委书记腾飞:全国两会全面系统部署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提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制定实施教育强国三年行动计划,为高等教育发展指明方向。作为高校团学工作战线的一员,我将认真学习贯彻两会精神,着力提升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引领,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帮助其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提高团组织的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要立足党和国家重点需求,全心全意服务广大团员青年成长成才,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积极参与科研创新活动中强思维提能力,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帮助他们在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中答好青春之问、担好青春之责。
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学院院长鲁春阳:李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全面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扎实推进优质本科扩容。这充分彰显了国家对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和持续投入的坚定决心。我们将以教育强国战略为指引,在服务国家和地方需求中找准定位,以实际行动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贡献力量。一是强化AI赋能。利用DeepSeek等AI大模型,创设教育教学新场景、新业态,助力学生个性化、增值化发展。二是强化产教融合。与行业企业携手共建协同育人平台,动态调整和优化专业设置以及人才培养方案,切实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三是强化创新驱动。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加强与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拓宽科研视野,提升科研实力。
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杜留记:政府工作报告令人深受鼓舞、备受振奋。报告中提出要坚持创新引领发展,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为高等教育的发展绘制了宏伟蓝图。高等学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柱,肩负着重要使命。下一步学院将以两会精神为指引,紧紧围绕国家战略需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产教融合,推动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优化课程设置,推动学科建设、科研创新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将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将理想信念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职业规划指导和创新创业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他们在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中答好青春之问、担好青春之责。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蕾: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在深入学习政府工作报告、聆听两会关于教育的热点议题之后,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今年两会聚焦了人工智能促进教育变革、高校人才评价体系改革以及教育公平等诸多前沿问题,这些议题不仅反映了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更为思政课教学带来了新机遇新挑战。我将认真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及时把两会精神有机融入思政课教学,积极探索思政课教学与人工智能新技术的深度融合,不断提升思政课教育教学的质量与效果,把新时代新征程的思政课讲深讲透讲活,让思政课真正成为大学生心灵的滋养和精神的灯塔。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扎实的行动,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先进环保装备产业学院)辅导员程铄斐:李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高瞻远瞩、催人奋进。国家在教育领域推出一系列改革举措,大力推进教育强国建设,更彰显对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者,倍感光荣同时也深知肩上责任重大。我们既是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要将各项方针精准贯彻到学生工作的每一处细节,也是学生成长的“第一响应人”,要在学生思想困惑、学业难题、生活困扰时,第一时间给予帮助。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时刻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为学生的成长成才保驾护航,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计算机与数据科学学院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2022级学生龚畅:在全国两会召开的背景下,我深入学习了会议精神,并结合自身的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有了深刻的感想。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让我回想到了之前参与的学校实践项目,只有走进企业才能更多地了解到企业实际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才能更好地将所需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才能为国家和行业发展贡献力量。展望未来,我将积极响应两会精神,认真学习专业知识,积极参与实践项目,努力提升自我综合能力,以实际行动回报学校和老师对自己的悉心教育和培养,以笃行之力为计算机行业的发展和现代化强国建设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大学生记者团成员、能源与建筑环境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2024级学生穆籽舟: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推动教育公平”“科技创新”的部署,让我看到了国家对教育公平的重视,为我们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众多代表委员关于提升高校科研能力和创新人才培养等议案提案,让我深刻感受到创新能力和科研素养对未来发展的重要性。我深知,要想为国家贡献力量,必须扎实学习好专业知识,锻炼好实践能力,不断提升创新思维能力。未来,我将以两会精神为指引,努力提升自我,积极参与科研和社会实践,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青春动能。